广州去年上市企业112家 近七成是民企
新常态之下,一方面紧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,另一方面紧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,形成工业发展的双轮驱动。28日,在2016年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,广州市工信委晒2015年“成绩单”:广州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40亿元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.87万亿元,分别增长7.2%和6.4%,工业税收约1400亿元(占全市税收的近1/3),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%。
仅基本完成“十二五”规划预期的工业增加值5500亿元、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0%的发展目标。还将中国(广州)中小企业先进制造业中外合作区、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应用评估创新奖两块牌匾收入囊中。
高新技术产值
占工业总产值近半“江山”
2015年,工业4.0的声音平地惊雷般传遍整个世界,广州制造业也已蓄势待发。去年,政策“红包”发挥大作用,广州市工信委争取国家省市4.27亿元支持192个技改项目,实现技改投资210.6亿元,同比增长51.7%。截至目前,全市65%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有技术研发机构,共有企业技术中心468家,其中国家级22家(占全省25%)、省级188家。
其中,智能装备和机器人产值近400亿元,90多家企业开展机器人应用。同时,组建中国(广州)智能装备研究院,成功引进中以机器人研究院、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(广州)等智能制造重大创新平台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90.77,处于全国领先水平,56家企业成为国家和省贯标试点企业。
此外,加快推进广汽比亚迪新能源客车、LG8.5代液晶面板、全球首艘极地重载甲板运输船交付等一批高端项目建成投产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约8500亿元,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5%,比2010年提高6.5个百分点。
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赵军明坦言,目前广州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最大的困难是面临增长动力不足。他举例,广州PPI和IPI已经连续44个月和43个月处于负增长,工业总供给持续疲软,部分行业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,尽管2015年工业投资幅度有所提升,但工业投资额也仅为天津的14.9%,尤其缺乏百亿级大项目,自主创新能力不足,缺乏辐射力强大的旗舰型企业。
核心技术短板一直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顽疾,机器人、机床、传感器等领域皆存在这个问题。2016年,广州将继续“铆足了劲”安排2.2亿元资金支持技术改造、关键共性技术攻关、机器人应用等,力争完成工业投资810亿元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268亿元,分别增长8%以上、27%。
赵军明透露,还将重点打造智能装备和机器人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医药与健康、能源及环保装备、轨道交通、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、都市高端工业等十大重点领域。市区合力争取引进160个项目,争取5年内形成4500亿元新的生产能力,形成8-10个千亿级的四梁八柱的产业体系。
激发民间活力
上市企业中近七成是民企
改革深化、简政放权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。2015年,广州新增市场主体约20万户(包括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),比2014年多近2万户。其中,民间投资额2398亿元以上,同比增长38.5%,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45%。实现规模以上民营工业总产值4462亿元,同比增长8.2%,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三成,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较2010年提高8.6个百分点。全市上市企业112家(其中民营企业77家,占69%)。
“广州工信委工作在围绕创新链、配置资源链的思路上取得了良好的进展。”广州市副市长周亚伟在发言中表示,以企业为主体,以市场为导向的工作思路将来指导广州工信工作努力的方向。
2016年,将继续重点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,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“双创”环境。从改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生态环境、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融资业务风险分担机制、优化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服务水平等方面出台12条针对性强的扶持政策。
同时,打造一批示范性众创空间。扶持创新工场和虚拟创新社区、互联网+等新型众创空间,积极打造孵化与创业投资结合、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开放式“双创”载体。
此外,创新性地提出招商合伙人模式。建立市区招商引资信息联动机制,面向世界500强、央企、民营100强、国外创新型企业开展靶向招商活动,加强与“海上丝绸之路”国家在十大重点领域的合作。
智慧广州雏形初现
行政审批事项实现“掌上”办理
“互联网+”大行其道,在全国掀起一股跨界融合潮流。许多城市都将智能工业、智慧城市、智能交通、智慧农业当作产业升级的一大跳板,促使智慧产业迅猛崛起。
2015年,广州全市新增光纤入户数137.5万户,光纤入户率达62.3%。推进流动人员管理、限价房申购、商事登记等36个事项共享共用,实现了99.5%的行政审批事项和91.2%的社会服务事项网上办理。“广州通”上线运行提供政务、医、食、住、行、娱等领域共47项便民服务,日均服务约1万人次。
2016年,广州将大力培育互联网经济,推进智慧城市建设。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千亿级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。加强与三大电信运营商在“互联网+”领域的战略合作,实施互联网+制造业、互联网+中小企业等一批重点专项,提升产业竞争力。深入推进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创新,加快推进智慧政务、智慧民生、智慧城市建设。
争取年底光纤到户率达到80%,完成20户以上自然村光纤网络建设。在机场、车站、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筛选100个左右停车场兴建3000个充电桩。 南方日报记者 陈思勤 李宏治
2016年主要预期目标
●工业增加值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均增长6.5%以上
●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%以上
●工业投资额810亿元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额268亿元,分别增长8%以上、27%
●全市光纤入户率达80%,光缆长度达22.1万公里,新增公众移动通信基站2.5万座
●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8%